郑淞文,谭晓天.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评估脊髓病变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9):849-851.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评估脊髓病变的临床应用进展 |
中文关键词: |
中文摘要: |
常规MRI可以清晰显示脊髓占位、水肿、出血或受压等征象,成为目前临床诊断脊髓病变的重要手段,但对脊髓微结构及病变真实范围显示的敏感性低,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不符,损伤程度难以量化,且对纤维束的受损情况无法直观显示[1]。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MR-diffusion ten?鄄sor imaging,MR-DTI)技术是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着重研究活体内水分子的扩散特性,以三维立体角度分解、量化组织弥散各向异性的信号数据,使微结构显示更加精细,并通过纤维束失踪成像(fiber tractography,FT)技术重建纤维束微观方向图,分析中枢神经纤维网络的完整性和方向性。已经证实了MR-DTI及白质纤维束图能准确反映脑内星形细胞瘤的病变范围,对术前方案制定,帮助最大范围切除病灶、保留功能区、减少术中不良反应有重要意义[2]。如何提高脊髓MR-DTI质量,并有效应用其评估脊髓病变,已经成为国际研究热点,现对MR-DTI技术在脊髓肿瘤、损伤、炎症、先天性病变等疾病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
Advancement of MR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in evaluating spinal cord disease |
英文关键词: |
英文摘要: |
|
投稿时间:2012-10-29 修订日期:2013-07-16 |
DOI: |
基金项目: |
|
摘要点击次数: 3081 |
全文下载次数: 2737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