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爱华,张继平.脊髓损伤后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变化及作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9):-720,I0001.
脊髓损伤后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变化及作用
中文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因子 脊髓损伤 脊髓神经细胞膜 嗜碱性粒细胞 受体活性 PAF 特异性结合 毒性作用
中文摘要:
  1972年Benveniste发现嗜碱性粒细胞被IgE攻击后能产生一种可使血小板活化、聚集、释放的可溶性磷脂代谢物.称为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PAF作为血小板激活物,是迄今发现的体内最强的血小板致聚剂,在脊髓损伤的炎症过程和继发损伤中发挥毒性作用:损伤刺激可使PAF释放增多,脊髓神经细胞膜PAF受体活性及数量发生改变,PAF与其受体特异性结合,通过多种信号途径,进一步损伤脊髓组织。笔者就脊髓损伤后PAF的变化及其作用综述如下。
英文关键词:
英文摘要:
  
  
DOI:
基金项目:
林爱华  张继平
[1]广东医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广东省湛江市524023 [2]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科教科,广东省佛山市528000
摘要点击次数: 2246
全文下载次数: 2475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