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益建.非病灶区截骨矫形手术治疗陈旧性脊柱结核严重角状后凸畸形1例报告[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22,(5):476-480. |
非病灶区截骨矫形手术治疗陈旧性脊柱结核严重角状后凸畸形1例报告 |
Osteotomy at normal vertebrae for severe sharp angular kyphosis associated with Pott′s disease: a case report |
投稿时间:2022-03-23 修订日期:2022-04-22 |
DOI: |
中文关键词: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摘要点击次数: 2080 |
全文下载次数: 2342 |
中文摘要: |
脊柱结核亦称为Pott′s病,约占全身各部位结核的2%。脊柱结核的病灶主要发生在椎体,导致多椎体破坏塌陷融合,而椎体附件基本未累及,逐渐形成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约3%~5%的患者最终可以达到60°以上角状后凸畸形。在儿童时期发生的脊柱结核,结核破坏的椎体数越多,发生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角度越大,程度更重,常导致患者心肺功能障碍以及较早出现脊髓神经功能损害、顽固性腰痛。文献报道其脊髓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可达10%~43%。目前,手术矫形是治疗陈旧性脊柱结核角状后凸畸形最有效的方法。手术治疗的目的是纠正脊柱的角状后凸外观畸形、恢复脊柱的矢状位平衡,从而解除脊髓压迫,稳定脊柱。同时通过矫正脊柱角状后凸,增加胸腔的纵径,减轻对胸腔脏器的压迫,改善心肺功能状态等。脊柱后路三柱截骨[如经椎弓根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全椎体截骨(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VCR)]是目前最有效的矫正脊柱结核角状后凸畸形的手术方式。但截骨的部位通常选择在角状后凸顶椎区域,也就是陈旧性脊柱结核的病灶区域,虽然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当脊柱结核破坏的椎体多,形成的角状后凸程度严重时,难以达到满意的矫形效果;而病灶区是由于前柱多椎体破坏压缩融合成一块,其上有多个破坏椎体的椎弓根,后柱结构相对正常,逐渐形成严重的脊柱后凸畸形,常伴有椎管扭曲狭窄变形,硬膜囊粘连,脊髓严重受压,脊髓血循环不同程度受损,肋骨和脊神经挤压在角状后凸这一狭窄区域。如果再选择在病灶区截骨矫正脊柱畸形,必将进一步损伤此部位脊髓的血循环,引起脊髓损伤的几率更高。因此,需要探寻更安全的截骨部位和手术方式。我们针对这类陈旧性脊柱结核伴严重角状后凸畸形的患者,设计了非病灶区截骨、远端后移、椎管重建、脊髓重置,达到矫正脊柱后凸、恢复整体矢状位平衡、解除脊髓受压的目标,并使用该方法治疗1例陈旧性脊柱结核伴严重角状后凸畸形的病例,取得了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