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飞,王洪立,姜建元.腰椎棘突间装置临床应用疗效不佳及其原因分析的研究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11):1040-1042. |
腰椎棘突间装置临床应用疗效不佳及其原因分析的研究进展 |
Poor clinical outcome and its causes of lumbar interspinous devices |
投稿时间:2012-08-02 修订日期:2012-09-29 |
DOI:10.3969/j.issn.1004-406X.2012.11.1040.2 |
中文关键词: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摘要点击次数: 2968 |
全文下载次数: 2579 |
中文摘要: |
腰椎棘突间装置在解决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椎间盘源性腰痛、腰椎小关节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不稳等方面具有一定临床价值[1~3]。然而,潜在的问题与不足随着应用时间的延长也逐渐显现,有必要对其进行归纳总结。腰椎棘突间装置包括国内外常用的X-STOP、Wallis、Coflex和DIAM以及应用相对较少的Aperius、In-space和Superion等,从生物力学角度可分为半限制型与非限制型两大类[4],有学者称之为腰椎棘突间分离与稳定装置。虽然两者之间作用特点、临床应用指征略有差异,但考虑到目前对腰椎棘突间装置应用疗效不佳的临床报道和原因分析相对有限,因此笔者将一并对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